7月2日下午,一所对贫困生实行全免费教育的高校——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(以下简称“碧桂园职院”)第二届毕业典礼,在广东顺德碧桂园集团总部举行。今年,350名学生全部就业,其中250名毕业生获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岗,更有20名学子毕业即获得万元月薪。

毕业合照

  碧桂园职院创办人、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出席,并与毕业生们亲切座谈,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,分享引人深思的人生领悟,鼓励学子立志拼搏,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。他祝贺毕业生们学得一门手艺,并嘱咐“永远都要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,不要好高骛远”,“不要干违法的事情,生活要节俭,并保持好奇心,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”。  

 

授之以渔, 20名毕业生月薪过万

  从2014年9月正式开学至今,碧桂园职院已在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北四个省(自治区)招收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1400余人,对他们实行全免费教育,并补助寒暑假探亲往返路费。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,碧桂园职院已改变了1000多个家庭的贫困命运。

  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”,杨国强对职院学子们说,“我10岁大的时候就跟着哥哥学盖房子,我哥哥杨国华告诉我,手艺就相当于破棉袄,冷的时候穿上挡挡风。”

他说,社会给有能力的人更好的生活,更好的待遇,更好的位置。“你们今天能够有一门手艺,只要不停地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,将每件事情做到,就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。”

  在大多数大专院校忙于统计毕业生就业率的时候,碧桂园职院已连续两届学生就业率达100%,并且有越来越多毕业生初次就业月薪突破万元。

  数据显示,去年碧桂园职院首届毕业生290人初次就业率达100%,其中更是有11人月薪突破万元。本届毕业生的成绩更加亮眼,350名学生就业率保持100%。250名毕业生获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骨干岗。其中20位更为的毕业生通过竞聘获得月薪达万元的工作岗位。

  碧桂园职院院长刘惠坚介绍,350位同学中,有的获得起点较高的岗位职务,有的获得所聘岗位更高的薪酬,有的发现自己的特长和特别的兴趣,还有的同学立志自主创业等。

他认为,坚定地把教育教学和产业生产过程融合起来,实施校企共育人才的办学模式,在人才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  

 

相比月薪过万,自信是他们的收获

  活动当天,碧桂园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为合作企业、企业导师颁发奖牌及证书,杨国强和刘惠坚为16名毕业生标兵颁发证书。

  曾经因为贫困,差点辍学的他们,更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。

今年毕业的酒店管理151班王嘉宝说,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因一次意外车祸导致智力残疾,与母亲离婚。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他,没想到全免费的碧桂园职院给他了上大学的希望。

如今,他被肇庆碧桂园凤凰酒店聘为宾客关系主管,负责日常大堂区域服务、VIP接待工作、宾客关系维护、顾客投诉、会议接待服务等,月薪过万元。

  “这让很多从重点院校校招来的储备干部都感到很惊讶!”王嘉宝笑着说,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让他更加确信,“虽然我们不是985、211高校的毕业生,只是高职院校毕业,但是,只要我们敢打敢拼、踏实肯干,将来不久一定能成为一名的职业经理人。”

引领潮流,倾集团之力破解产教融合困境

  “万元月薪只是个象征”,碧桂园职院院长刘惠坚表示,学院定位为“经济大潮中的黄埔军校”,目标是培养德技兼备的“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”,通过高薪就业,阻断贫困代际延伸。

  “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,是党的十九大为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确定的发展道路方向。

早在2014年创办碧桂园职院开始,杨国强基于自身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,以集团庞大的产业资源为背景,即已坚定践行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共育”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人才培养模式。

  为了破解产教融合流于表面签约、挂牌的困境,碧桂园集团还成立了“碧桂园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”,实施“双导师”“师徒制”,对学生实行精准培养。这也是我国部由行业龙头企业制定的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共育人才实施办法”。

  据悉,2018年,碧桂园职院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,除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北以外,新增湖南、安徽、陕西、吉林四省,目前共向八省(自治区)招收贫困家庭学子,并设置了建筑工程技术、工程造价、建筑装饰工程技术、园林工程技术、酒店管理、物业管理、学前教育共七大专业。

碧桂园金州府400-890-0000 转 866428

推荐理由:

碧桂园金州府基本信息
单价待定产权年限70区域商圈高新区
户型五居室(220.00㎡)四居室(140.00㎡)四居室(143.00㎡)收房时间 开盘时间待定